【药师经-3】
修持方法与相应文集
二棵树结合在一起成双树园,一边树干很茂盛,一边树干都干枯了,这是一个表法,佛陀生来人间教育众生,直到祂过世之前,利益世间的教化事业也不放弃,选择这个地方就是告诉我们,世间任何事情有好就有坏,有兴就有败,有善就有恶,那么我们要把握,把握好因缘,创造好机会,人生才是有智慧的,如果遇到逆境不顺,我们一定要安住不离开佛,生命的价值要落实在人间有意义的事情上。
佛陀在沙罗园间准备要入灭时,那时候最伤心的是阿难尊者,阿难尊者是佛陀的堂弟也是佛陀最忠实的侍者,佛陀成佛阿难出生,佛陀成佛二十年之后回到迦毗罗卫国,王子们都跟随佛陀出家,阿难、阿那律陀、甚至罗睺罗那些小王子都跟随佛陀出家,目犍连和舍利佛认为阿难忠厚老实,就将阿难引荐成为佛陀的侍者,当佛陀的侍者三十年,现在佛陀要入灭,阿难难免痛苦悲伤,因为阿难还没证阿罗汉果,所以阿难跑到不远的地方伤心落泪,这时阿那律陀来到他身旁,拍拍阿难肩膀说:「阿难,你不要再伤心了,应该化悲痛为力量,因为佛陀入灭后,佛陀的经教,我们要怎么安住经头的文字?佛陀在世以佛为师,佛陀入灭后我们要以何为师?还有六群比丘,佛陀在世时有佛陀调教,佛入灭后我们要如何对待那些六群比丘?」六群比丘表相修行,但是六根都向外攀缘,眼睛看是非,耳朵听是非,心向外没有安定心。
阿难听到后恍然大悟,眼泪擦一擦来到佛陀身边,佛陀知道,佛陀很慈祥地跟阿难说:「阿难,你不要再伤心了,生死是世间的真理,我也要随顺真理世缘尽入涅盘,我入灭之后不久,你会开悟证果,所以放心,现在有什么事赶紧问,我一定告诉你们,趁我还有一口气在。」阿难就问:「六群比丘我们要怎么处理?」佛陀说:「若那些不听教化的修行人,你们不要理他,叫做默摈,因为他们没有真心想要修行,你们若跟他们多讲反而惹来是非,默摈就是直接入没有凡夫的我见,六群比丘不听教,我们好好修就好了,不要制造大家扰乱。第二,佛陀住世时大家以佛为师,佛陀入灭之后,要以戒为师,因为佛陀住世时所跟你们说的、跟你们指导的,也是要引导你们的心有一个智慧的约束防非止恶,所以持戒就不会有错,要知道戒是三世诸佛菩提本,戒是成佛的正因妙法。」
阿难再问:「那么佛入灭后,弟子要结集经典,我们怎样来安住经头文句?」佛陀说:「如是我闻,一时佛在某某地方。」就像阿弥陀经「一时佛在舍卫国」,或者是「一时佛在灵鸠山」,现在我们这里是「一时薄伽梵」,薄伽梵叫做世尊,游化到广严城,「如是我闻,一时佛在某某所在」这时佛陀跟阿难说:「要记得,经头你这样写,佛陀所说如此美妙的真理,是我阿难亲耳在佛陀某某地方讲出来的法,叫做如是我闻,一时佛在。」
这是一般事相解说,但是我们要知道,诸佛说法不离心地大法,释迦牟尼佛来人间,一大事因缘、最大的目的、最大的意义就是要成就一切众生佛心开发,所以「如是我闻」是密密叮咛、密密交待、密密护念,护念什么?护念以后佛陀真实的弟子,要知道、要时时刻刻,我们活在当下真心叫做「如是微妙佛心」,我把它反闻反觉了解回来,这就是我自己的真心佛在什么地方,为什么「理」是这样密意叮咛呢?因为若能了解这样才是如来大法真正修行者、正法的修行者,因为佛出世间最大的目的就是要教我们了解佛心、教导我们净化、转化凡夫心,因为「凡夫心」带给一切众生,在生死轮回绞缠永无期尽的黑暗灵魂。
那佛心呢?就是清楚明白创造新的慧命光明人生、殊胜光明功德人生,不再制造黑暗业力绞缠,非常重要,叫做真如佛心微妙在当下,我们把它反觉回来、把它领悟回来、把它的心想回来那就是对了,所以这时候,修行者若能反闻闻自省,我们自己感觉,比如现在大家在听,这个就是我们的佛心在听,若是凡夫心耳朵听都是听黄色的业话,凡夫心眼睛看都是邪眼恶视,佛心呢?善听正法、佛眼慈眼视众生,我们要在这里下手训练我们的佛心作主人,这就是「如是我闻、如是我知」--我听了之后我知道,「如是我觉」--我听了之后我领悟,「如是我见」--我听了之后我看到我当下的佛心、我了解当下的佛心、我了解清楚悟入,我明白这个灵灵觉觉的佛心在当下,在这里下功夫。
这时候就是我们每个人自己那个活佛展现了,佛不是只是摆在桌上给我们拜的那尊佛,在这里「如是我闻」真正的意义,就是引导我们了解我们自心活佛,能听能看能讲能做,在脚走好路,在手做好事,在眼慈视众生,在口讲好话,我们这尊活佛要好好珍惜,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,我们都不要忘记,佛陀最后的交待「如是我闻」。
佛陀入灭之后,金棺停放在精舍,那时大迦叶尊者在南方弘法,听到佛陀入涅盘连夜赶回,七天之后回到佛陀的精舍停棺的地方,这个时候大迦叶尊者赶紧走到金棺旁,很奇怪的,佛陀金棺的棺材盖慢慢浮起来,浮起来之后,佛陀的双脚抬起来到棺材外,弟子们都感到很纳闷,佛陀已经入灭好几天了,都没有动静,今天看到大迦叶尊者回来,祂示现把脚抬出棺材外,是什么意思啊?但是唯有大迦叶尊他会心了解,抱着佛陀的脚,这时候....
